“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累计培育国家、省◆■、市三级企业技术中心313户,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8户,占全省53%,全省6户优秀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均在太原◆★★■。”1月6日上午◆★■■,山西省委宣传部◆■■★、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“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”系列主题第四十五场新闻发布会★★◆■◆,太原市副市长李永强介绍了太原市在制造业振兴方面取得的成果,以及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。
制造业是太原的传统优势,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,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,是推动太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。近年来,太原市锚定“六地◆★★■■◆”发展定位◆★■★,聚焦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承载地◆★★■◆,持续实施工业高质量发展“百千万亿”工程,强基础、稳增长,抓项目、促转型,多措并举发展壮大工业经济。
以项目为支撑,调整产业结构。按照“三个一批”工作机制,有序推进67个省级和113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■★★■★。太钢热连轧、盼立医药、长城电源等项目手续加快办理,亚鑫电子新材料◆★、美锦氢能重卡◆★★■■、山西电机高效电机等项目全面开工★■,沪硅半导体★■、泰山高性能玻璃纤维◆★、太钢低碳节能升级改造等项目快速推进,晶科能源光伏垂直一体化★★■★★、厚生锂离子电池隔膜■◆■、惠科电子新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■◆◆★。全市制造业完成投资264■◆★.59亿元,同比增长23.8%,占工业投资的80.1%。
以建链为核心,提升产业优势。坚持强龙头、延链条、建集群,不断深化★◆◆★◆“政府+园区+链主”招商模式■◆★,全力构建■★★“1233”重点产业链体系。目前已完成95户链上企业遴选认定★■◆,常态化调度跟踪产业链重大项目73个、招商引资项目64个、关键技术创新79项,全市纳入省级重点产业链企业177户■★◆■★■,产业链企业营收在全省占比达20%以上。
以创新为引领,增强发展动能。聚焦先进制造★◆、新能源等领域◆■◆,在全省率先建成◆◆★■◆“晋创谷■■”示范项目,积极推动校企双方联合创新,加快关键共性技术研发,实现创新成果供给侧和需求侧精准对接。依托中科院煤化所◆◆◆、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等科研机构的研发优势,推动钢科■◆◆★、烁科等高科技企业产业技术创新,发挥行业引领示范效应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★◆◆,累计培育国家、省★★◆★★、市三级企业技术中心313户,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8户★◆★,占全省53%,全省6户优秀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均在太原◆■★★★。
以“智改数转■■”为路径,加快数实融合。扎实推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,举办了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活动14场,建成了数字化转型综合服务平台,开发了100余个◆◆★■■■“小快轻准”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■★◆,推动200余户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。目前★◆,全市累计开通5G基站超1.9万个,上线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9个◆★■■◆◆,建成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和两化融合试点示范12个,534户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★★,太原酒厂5G智慧工厂入选国家5G工厂名录,太重轨道公司获评全球轨道交通行业首座“灯塔工厂”★◆★◆■,山西实现了灯塔工厂“零”突破。
下一步,太原市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,以制造业振兴为主攻方向■◆◆◆★◆,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眼点,重点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★★◆◆◆★“八大行动”■■■★◆,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培育壮大新兴产业,布局建设未来产业,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,持续提升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水平,努力建设发展均衡、优势突出★★◆★、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型工业城市★★◆★■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◆★★。